视频丨如何解决养老人才短缺?看“养老服务部
发布时间:2025-11-03 10:19
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3.1亿,占总人口的22%。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国家战略。今年,“技师服务技师”成为新职业,但行业面临的“青年人才荒”也不容忽视。今天,我们就从一位1995年出生的老年服务商的故事开始,看看他是如何坚持下来,成为阿尔茨海默病老人记忆中的“淡定人物”的。镜头中耐心、聪明的年轻人是1997年出生的高级服务人员李庆刚。与传统护理人员不同,他不仅要照顾情绪不稳定的阿尔茨海默病老人,还要检查老人的记忆力、自理能力,制定专属护理方案,并为同事提供培训。她的同事们称赞她是“全能护理专家”。但谁会我想,七年前刚进公司的时候,他差点就放弃了这份工作。李庆刚工作的记忆护理区全是痴呆症患者,其中不少是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记忆的“橡皮擦”让他们慢慢忘记了过去,失去了自理能力,甚至性格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北京泰康之家燕园养老院服务人员 李庆刚:以前因为和老人沟通比较亲切、比较容易,所以我们并没有看不起他们。当我们蹲下来跟长辈说话时,突然长辈们过来打了我们一巴掌。我第一次参加这份工作时只有21岁。被打之后,我感到非常谨慎。我不能继续工作两三周。虽然心情很严肃,但学习高级服务和管理的李庆斯刚并不愿意离开自己的专业。他开始熬夜寻找信息学习痴呆护理知识、观看实用视频、向前辈学习,慢慢摸清了老人的“情感密码”。七年后,老人的过去被他被记住的“记忆”抹去了。北京燕园泰康之家养老服务人员李庆刚:痴呆护理永无止境。我现在能做的就是让他们从不安到平静,再从平静到大笑。我希望通过我们的专业服务,能够消除痛苦并使其慢下来,减少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冷漠和痛苦,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幸福。如今,李庆刚不仅向同事传授自己的护理经验,还参与痴呆老人护理教材的编写。但她的故事也掩盖了这个行业的无力——她班上的45名毕业生中,目前留在老年护理行业的不到5人。 “年轻人才容易进入职场”“业难留”,已经成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通病。 北京泰康之家燕园养老小区经理 董明明:目前我们广园园区有600多位痴呆老人,还有1500左右还在等床位。30个老人配一个主管,对青钢这样的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量确实很大,我们的空间大概有一百人左右。江苏首创首创护理职称制度:让年轻人“留得住、有未来” 李庆刚持续了七年,却掩盖不了行业“人才匮乏”的现状。江苏率先探索。在国家创建养老职称制度,用“制度变”让年轻人“留下来、有未来”。在南京银城君怡东方国际康养社区,老人们以有趣的手工课庆祝节日。本次活动的设计者李哲是一位2000后年轻人,他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首批本科毕业生之一。今年6月正式加入养老院的李哲,目前轮换运营、居家护理等岗位。他将大学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老年疾病的预防和管理以及老年人的康复治疗上。他还主动简化服务流程,让护理更加规范。他告诉记者,其实他很早就开始关注养老行业了。初中和高中。李哲:养老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我的性格适合养老行业。因为我一般比较有耐心,而且我也觉得为我们的长辈服务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除了看好养老行业前景外,清晰的职称晋升路径也是吸引李哲的因素之一。作为老年人口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的省份,江苏60岁及以上的常住老人有2175万人,占每4人1人。江苏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副处长叶翔宇:目前我省养老护理人员有6万多人,还有一定缺口。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有待提高。养老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养老服务与养老服务之间的矛盾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专业养老服务供给不平衡、不足。为填补青年养老专业人才缺口,江苏省民政厅与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创办了全国首个老年护理与管理服务本科学院。 2023年,江苏将在全国率先创建养老护理职称制度,正式考核养老护理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两年来,共有626人接受了检测。江苏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副处长叶翔宇:我们还建立了养老人才补贴制度。取得职业技能认证和老年护理员职称评定者可以领取一定程度的就业补贴。在目前的基础上,确定了初级、中级、副高级三个级别,深化了高级职称的探索和认定。下一步,我们将建立完善的职称制度,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参与我们养老服务领域的工作。制度红利已经显现。 2025年,南京中医药大学该专业毕业生100%就业,近一半选择养老行业。李哲的老师全继红是省内第一批老年护理护士之一。他的经历也让年轻人看到了这个职业的价值。银城医养运营管理部副主任 全继红:发现有了这个系统之后,我们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总体来说,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情况。继承人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浙江:政策激励+待遇提升+智慧赋能。探索多方面,浙江提供的解决方案是“政策激励、治疗强化、智能强化”多管齐下。我们来看看。在杭州市第三社会福利院,一场运动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桌上保龄球、陆上曲棍球、足球、篮球,老少皆宜。本次活动的设计者徐杏春从事老年人护理工作十年,获得了高级护理资格证书。护理员证并被评为今年福利院首批“老年护理专家” 杭州市第三社会福利院护理人员徐杏春:获得护理员证每月补贴300元,接下来徐杏春还计划考取“老年护理服务”资格证书。三是浙江建立了老年护理人员特殊岗位补贴制度。到2024年,浙江省累计发放与职业等级证书挂钩的岗位补贴超过3600万元。有一万名成年人拥有认证护理人员,从 2020 年的 16 名增加到今年的 25 名。然而,一线护理人员“高强度、高压力”的问题仍然是众所周知的。杭州市第三社会福利院现有老年人1362人,一线护理人员258人。虽然护理人员总数不低,但护理人员平均年龄高达50岁,且大多具有初中、高中学历。去年,福利院招收了160多人,留住的不到30%。但志婷: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比如卫生、助行、如厕等方面,但在服务水平、学习新知识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为了给护理人员“减负”,杭州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实施了数字孪生养老院。不仅有机器人送药,还让医院所有老人就医更加方便。可以根据老人的口味定制膳食,睡眠监测设备还可以实时感知老人的生命体征。当它们偏离正常时,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因此不需要“护理人员24小时看护它们”。在杭州夏菱互动智能家居,吸附机器人可以帮助老人捡起桌子上的物品,降低老人跌倒的风险。 (中央电视台总台记者) 潘红旭 周佩佩 赵鹏 杨颖(浙江台) 编辑:吴家红
上一篇:成语
下一篇:没有了